2018年2月份,我跟臺灣的一個朋友通電話時,她說:「我要買衛生紙了,3月份後衛生紙要漲價百分之三十。」掛了電話後,我就沒多想。但接下來的幾天,我卻看到facebook上好多關於搶購衛生紙的po文,甚至見面都問:「你買衛生紙了嗎?」最誇張的是,有的大商場早晨開始營業,短短幾十分鐘,衛生紙就被搶購一空。這些現象還引發了很多網友的熱議,「花每小時數百台幣的油費和停車費,還花費時間精力去搶購衛生紙,到底是掙了還是虧了?」一個po文更有趣,「這一次臺灣搶購衛生紙,我沒有隨大流,我年前的衛生紙已經買備份了,我不想被物慾支配。」面對網友的議論,引起了我的反思。
每天我們都會看到形式各異的廣告在刺激著我們的視覺和消費慾,像:買就送,滿多少錢送購物卷,滿多少錢打折,把各種各樣直銷產品的功能說得天花亂墜,吸引著我們的心。還有信用卡的出現,先消費再還貸,這種購物的快感,更是讓很多人陷入了以卡還卡的圈套中,以及網購的方便,讓更多的人沒事就拿著手機刷購物商店,因經不住誘惑,買了很多東西卻都用不上。